“中国速度”又双叒叕震惊了世界。

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,九小时完成福建龙岩火车站大改造,两个半小时拆除江阴芙蓉大道京沪高速跨线桥……一座座平地而起的摩天大楼,一条条穿山跨海的交通路网,一个个惠民利民的超级工程,让“基建狂魔”的中国收获无数惊叹。

随着这些基建项目名扬海外的,还有项目现场随处可见的挖掘机、装载机等工程机械“大家伙们”。据2021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显示,中国企业的销售额首次超过美国、日本跃居全球第一,2022年仍旧保持第一的地位。

而这其中,中国工程机械海外出口的快速增长,功不可没。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行业统计数据显示,2021年挖掘机国内销量27.44万台,同比下降6.3%;出口6.84万台,同比增长97.0%。而2022年,国内外产品销量冰火两重天的趋势更为明显,1-10月,挖掘机国内销量13.13万台,同比下降46.4%;出口约9万台,同比增长67.3%。在行业周期性调整过程中,持续开拓海外市场将会是工程机械企业新的增长机会点。

近日,小易有幸走进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“出海”样本——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柳工),在柳工国际化二十周年之际,与其国际业务中心总经理李东春展开对话,探寻柳工的海外增长之道。

坚定航向:做国际化的柳工

从上海到柳州,再从柳州走向全球。建厂64年的柳工,正在谱写着一个个行业奇迹。推出中国第一台现代化轮式装载机;成功造出世界最大吨位12吨级装载机;率先发布三款无人驾驶设备,引领行业进入无人驾驶新时代……

除了产品技术上的不断创新,在发展战略上,柳工也一直坚持求新求变。1993年,柳工改制上市,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;2002年率先在中国提出“建设开放的、国际化的柳工”。自此,柳工从新中国工程机械的“摇篮”发展成为全球工程机械企业Top50榜单的第15位,真正地从中国走向了世界。

近年来,柳工的海外业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,“2021年,柳工海外业务增长了60%左右,海外收入跨越50亿元大关。今年上半年,又增长50%,取得公司国际业务历史最佳半年业绩。”李东春说。

在亮眼成绩的背后,离不开柳工持续推进的国际化战略布局。

扬帆启航:“三步走”开启全面国际化

2002年,柳工在上市公司年报中首次提出“建设开放的、国际化的柳工”战略目标,吹响了迈向国际的号角。

谈及柳工的国际化历程,李东春将其总结为“走出去”、“走进去”、“走上去”的过程。在国际化的早期,柳工致力于海外销售及服务渠道的建设,即“走出去”,优先把产品和服务推出去,通过开发代理商,创建海外子公司来建立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,开启海外营销。“走进去”虽然让柳工快速打开了国际市场,但也出现了新的难题——用什么方式去赢得市场?贴牌还是坚持自主品牌?最终,柳工拒绝贴牌,决定“走进去”,通过建立海外制造基地,招募本地员工、合作伙伴,来实现本地化制造、营销。但是在走进欧美高端市场的时候,柳工发现他们的客户需求、业务模式更复杂,仅仅“走进去”是不够的,还需要“走上去”,于是柳工开始尝试海外并购,引进国际背景的研发人员,建立海外研发基地等,来研发制造符合高端市场需求的产品,自此柳工也驶向了国际化的深水区。

经过二十年的海外布局,柳工已经成为行业内具备最完整全球经销网络的企业之一。目前,柳工已经建立了涵盖海外7大区域平台,13个国家级子公司以及300多家经销商在内的三级营销体系,产品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,产销服各环节已完美融入全球价值链当中,为实现全面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